5月底,王洪龍再次來到北京面見投資人,這是距離他獲得**江投資剛一個月時間,但后續兩輪融資已經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來—— 不是他追投資人,而是投資人追著他 。
2017年小程序經歷了大起大落,從一開始誕生后備受關注,到得到羅振宇公開宣稱不會再玩小程序,第一批開發者幾乎沒有什么亮點。直到2017年12月28日,微信開放了下拉入口。據說當時騰訊內部還有人稱如果這一輪還是做不起來,小程序團隊可能就要換掉。這個說法暗示了小程序團隊的壓力,以及微信的決心。
到2018年春節,小程序迎來了第一輪大爆發,微信自己開發的“跳一跳”沖在了最前面,連張小龍都親自沖鋒上陣體驗并做了幾次宣傳,讓開發者重拾信心。
這個春節誕生了無數小程序,“跳一跳”排名第一,緊接著是“頭腦王者”——它的開發者是曹曉剛,2013年國內第一款一進入市場就即時引爆的應用“瘋狂猜圖”的開發者。王洪龍開發的“猜歌達人”排名第三。
有意思的是,這個排名背后有著諸多意味。
排名背后的“兩個意味”
第一個意味,今天如果我們去看現在小程序的玩家們, 一直在騰訊開放平臺上耕耘的開發者占據了最頭部位置 ,以至于當我想了解小程序時,發現大部分都非常熟悉——我曾主導騰訊微博開放平臺多年,這個今天已消失不見的開放平臺是當時騰訊內部第一批開放平臺,吸引了超過400萬合作伙伴。而小程序賽道上的開發者,有許多都是當時的優秀合作伙伴,比如曹曉剛。王洪龍甚至出自騰訊,他曾在騰訊游戲部門工作3年。
在今天小程序賽道上,許多應用、許多玩法,都是曾經在開放平臺上試錯過、被證明過的。那些有價值的策略或者是犯過錯誤的地方,今天在小程序的創業賽道上再度重演。這些老玩家憑借著理解上的優勢快速進入頭部。
第二個意味,游戲成為小程序賽道上最強勁的力量。不管Facebook還是騰訊的開放,游戲都是其中的排頭兵,貢獻了最大力量。小程序在一開始屏蔽了游戲,但當希望再度復制微信的迅猛崛起故事時,不得不將游戲放進生態里來。
事實上,這個決策是對的。至少目前來看是對的。**江正是因為這個找上了王洪龍及他的勇往科技,餅希望投資。這家投資機構以獨角獸捕手著稱,在他們和王洪龍的溝通中,我了解到一個獨角獸賽道至少具備幾個特點:
小程序在春節后已經滿足了這幾個條件。又或者說,小程序中的游戲、電商這兩大細分賽道率先滿足了獨角獸誕生的條件。
在這樣的背景下,兩家幾乎一拍即合。4月王洪龍飛來北京,在**江投委會面前做了一次分享,直接就被拍板,這家創業公司A輪估值1億人民幣。此后,投資人開始不斷找上門,希望后續跟進。他這次來北京就是與后續的投資人見面。
在這段時間里發生了一個著名的爭執。
同樣時間內,區塊鏈熱度比小程序只高不低,無數聰明人也扎在那個賽道中。不過,朱嘯虎放出了一枚炮彈:“區塊鏈是一個巨大的泡沫。”引發了區塊鏈從業者的口誅筆伐。不過這個觀點背后有一個直接論據: 區塊鏈中超過10萬日活躍用戶的產品有多少?
數月內接連融資多輪的現象,是偶發的嗎?
當進入小程序領域,會看到這是一個非常常見的現象。如黑咔剛宣布融資,一位FA公司高管就委托我幫忙介紹,因為聽說后續即將有新的融資展開。憶年這家共享相冊小程序團隊,也是在半年內獲得3輪融資。上海的享物說也是如此。
前后時間中,我前往阿拉丁的辦公室,和CEO史文祿討論這個行業的發展,他也是**江投資的創業者之一。在辦公室的墻壁上,商業模式和幾個關鍵環節寫得非常清晰,我問他為什么沒有擦去?答案是: 每天都有好幾撥投資人來,問的都是同樣的問題,因此干脆寫在墻壁上,投資人到了直接看就好。
在我和他討論的那一刻,門口有一撥投資人正在等待見他。我去見梅花創投合伙人吳世春和張筱燕,他們直接問我:“你為什么不All In小程序?又碰到幾家著名投資人,他們也都問,你為什么不做小程序?”
小程序到底能解決什么問題,以至于這么火?
為此,見實團隊橫向走訪了許多創業團隊,包括摩拜、貓眼、小年糕、西米、黑咔、閱圖、美篇、小打卡、勇往科技、加推、知識圈、朋友猜猜、享物說等等。走訪完,我們作出了如下對比:
事實上,僅獲客速度和獲客成本這個理由就足夠吸引無數創業者,例如,小游戲一個月時間的發展速度已經趕上傳統游戲行業過去3年時間的發展速度。
我們和摩拜小程序的負責人溝通時被告知,摩拜APP新增用戶50%左右來自小程序。在走訪的過程中,也看到諸多扎在線下和線上場景打通的團隊,他們的產品正在快速發展崛起。
我為此回到微信團隊,和老同事聊了聊這個產業的發展,他們也毫不猶豫地說,打通線上和線下場景是真正的重點。
“美篇就曾提及,小程序經過人群的擴散,觸達了自己過去從未觸達的人群,不管是數量還是用戶人群本身。類似現象,已經成為普遍特點。”
在走訪西米和勇往科技的過程中,都提到用戶平均時長在6分鐘~10分鐘左右,每周頻次是5次~7次。如果對比過往領域,會發現這個數據已經非常逼近。其中用戶打賞、付費也開始出現并迅速提升。美篇和我們對比了小程序和APP之間的活躍數據,能看到用戶在小程序的停留時長和貢獻內容等維度上,都開始逼近。享物說的留存率甚至已經高達60%。
就是這些維度,導致小程序、微信生態大賽道變成投資人最看好的熱門領域之一。他們堅定地認為,新的獨角獸會從這個賽道中誕生,甚至會超過拼多多等這些新興的公司。
但這些不足以解釋小程序為什么會這么火,直到我和賴斌強面對面。他是小打卡創始人,前校內網聯合創始人、前美團網聯合創始人。今天小打卡也是小程序榜單上的常客。
那天下午我和他的對話,就像是兩個都懂社交的武林高手在掄著板磚互拍。他干脆拿出紙筆畫下了一張圖。看到的那一刻,我腦子其實在轟鳴,知道了這些人為什么All In在這個新興賽道上: 他們正在重新創造輪子。
許多產業都在被重新創造。這些創業者將小程序理解為一項新興的技術,在人人都活躍在微信、微信生態已成的情況下,小程序快速海量且低成本的獲客,幫助他們快速創造新的世界,成為新的巨頭。就像當年無數巨頭不得不全力奔跑,以從PC端遷移向移動端,拿下一張移動船票一樣,一個巨大的時間窗口悄悄開啟了。
有一天去見摩拜和貓眼的人。摩拜那邊說,他們新增用戶中50%左右來自小程序,騎行次數不遜于APP數據。而貓眼的人說,為了具備微信生態能力,干脆收購了另一個優秀的創業團隊。
我不禁亂想,如果摩拜還沒有被美團收購,是不是就如滴滴紅包在打車大戰中起到巨大作用一樣,幾家單車出行企業的激烈競爭格局,也會被誰的小程序能力更強所終結?也順便亂想,為什么今天各大小程序榜單上,古典互聯網巨頭都在全力奔跑,紛紛擠占頭部位置。他們要占住新入口,防止新的鯰魚出現。
小結
今天小程序賽道上的開發勢力共分三種: 一是騰訊系 ,即剛提及的原開放平臺之上的開發者,也包括騰訊許多離職員工; 二是古典互聯網巨頭; 三是新創業者們 。他們分別具備不同能力,對行業有不同理解,我們都在一一走訪。
和上述這些公司的對話,未來我們都將一一呈現出來,包括賴斌強畫的那張圖,包括許多小程序的數據和對核心產品的理解。走訪完之后,還會將他們的創業經歷串聯起來,將社交中成熟的方法論補充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