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InfoReadyCallback 在頁面中定義,在 app.js 中使用,使用場景是你需要獲取完用戶信息之后立即使用。如果你是在一進落地頁就把用戶信息存本地,然后進入個人中心頁面再從本地取出來,是不需要使用這個的。
附app.js代碼:
// 獲取用戶信息 wx.getSetting({ success: res => { if (res.authSetting['scope.userInfo']) { // 已經授權,可以直接調用 getUserInfo 獲取頭像昵稱,不會彈框 wx.getUserInfo({ success: res => { // 可以將 res 發送給后臺解碼出 unionId this.globalData.userInfo = res.userInfo // 由于 getUserInfo 是網絡請求,可能會在 Page.onLoad 之后才返回 // 所以此處加入 callback 以防止這種情況 if (this.userInfoReadyCallback) { this.userInfoReadyCallback(res) } } }) } } })
if (this.userInfoReadyCallback) { this.userInfoReadyCallback(res) }
上面這句是判斷 userInfoReadyCallback 是否定義了,若沒定義,說明其在 Page.onLoad 定義 userInfoReadCallback 之前運行的,說明 app.globalInfo.userInfo 已經包含了用戶登錄的信息了。若定義了,說明 Page.onLoad 在該語句返回的 success 結果之前已經運行了。但是頁面獲取的 app.globalInfo.userInfo 的值是空的,所以還需要再重新對其進行賦值(并不是重新執行方法,只是重新復制)。
再附上index.js代碼:
//獲取應用實例 const app = getApp() Page({ onLoad: function () { if(app.globalData.userInfo) { // 由于 getUserInfo 是網絡請求,可能會在 Page.onLoad 之后才返回 // 所以此處加入 callback 以防止這種情況 app.userInfoReadyCallback = res => { this.setData({ userInfo: res.userInfo }) } } else { this.setData({ userInfo: app.globalData.userInfo }) } } })
Page.onLoad 中首先會判斷 app.globalData.userInfo 是否存在,如果不存在,就在全局定義一個函數 userInfoReadyCallback,這個函數的作用是接收全局登錄返回的用戶數據,并存到頁面中。
總結:這種模式是通過判斷一個全局變量是否存在來決定是否執行回調的。如果這個全局變量不存在,也就是說 Page.onLoad 在 App.onLaunch 執行完之前執行了,那么我們就在 Page.onLoad 中掛載一個回調函數,等 App.onLaunch 執行完所有的異步后會判斷全局是否定義了這個回調函數,如果定義了,就調用這個回調重新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