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轉發涉及以下4個方法:
1、Page.onShareAppMessage({})
把轉發流程切分:轉發前配置->轉發時->轉發到群組后打開->二次轉發
這里寫圖片描述
U1: 用戶
1.轉發前配置
withShareTicket 為 true 時,表示允許轉發時是否攜帶 shareTicket。 shareTicket 是獲取轉發目標群信息的票據,只有擁有 shareTicket 才能拿到群信息,用戶每次轉發都會生成對應唯一的shareTicket 。 shareTicket 有兩個用途: 用戶主動轉發后,獲取轉發到目標群群信息,對應上圖UI。 用戶在群組中打開小程序,獲取群組信息,對應上圖 G1 群組中的用戶。 2.轉發時獲取群信息 當某個小程序被轉發到群組后,開發者想獲取到轉發目標群組信息,將用戶和群組做某種綁定關系(openId + openGid)。
shareTickets 是一個數組,每一項是一個 shareTicket ,對應一個轉發對象,轉發給用戶不會包含shareTicket。 拿到 shareTicket 之后,使用 wx.getShareInfo({}) 方法傳入 shareTicket 參數,wx.getShareInfo({}) 里回調函數中包含 已加密的群信息和 向量IV。 3.轉發到群組后打開 用戶將小程序轉發到微信群組后,群成員打開小程序,通過 shareTicket,開發者就能將群成員和群組綁定起來(openId + openGid),基于群組關系,小程序有更多的應用場景,例如:王者榮耀群排行,摩拜單車。
在群組中打開小程序,頁面onLoad 或 onShow 方法包含 scene 和 shareTicket,需要判斷 scene 是否為1044,如果不是則不包含 opt 中 shareTicket 參數。 4.二次轉發 二次轉發重復前3個步驟,沒什么可說的,但是有一個方向值得探討,可否把小程序轉發路徑比作轉發鏈,進而生成轉發樹,用數據結構方法(樹、馬爾科夫鏈)處理發現群組與群組,群組與成員之間微妙關系。 如開頭那張圖,我們很容易看出轉發鏈和轉發樹。 轉發鏈:U1 > G1 > G2 轉發樹:U1 > G1 > G2 & G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