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統(tǒng)地羅列了微信小程序在產品設計上的出現(xiàn)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資質不是所有功能都可以做,根據不同主體,會有不同的開放類目。主體分為「非個人主體」「個人主體」「海外主體」。有些類目需要有資質,比如社交類(包括社區(qū)、筆記等),都要 ICP 證。如果做了功能提交審核,發(fā)現(xiàn)的話會被拒絕,要求添加相關分類。 官方文檔: 小程序開放的服務類目 對策:做服務端開關,審核時把功能隱藏(暫時貌似沒有程序靜態(tài)檢查,只有人工審核),審核后再打開,但要承擔被下架的風險。
虛擬支付18年5月,由于蘋果公司要求,iOS的小程序虛擬商品支付被禁止,即內容付費、工具服務類等,不包括外賣、電商這些;如果被發(fā)現(xiàn),會屏蔽支付接口。 對策:加入實體商品的性質,比如購買課程變成購買課程+書,加入收貨地址等信息。
模版消息推送可以給用戶推送模版消息,會在「服務通知」里提醒,對留存比較有幫助(喚起用戶)。有次數和時間限制,兩種方式可以獲得下發(fā)次數:
官方文檔: 模版消息 大部分小程序都沒有支付,主要靠提交表單,即需要用 <form/> 組件,讓用戶手動觸發(fā)確認。常見做法會把 <form/> 偽裝成一個列表項、某個按鈕等,用戶在使用過程中就獲得了下發(fā)次數,但有違規(guī)風險。
Tab bar 的 action button有的產品想要在 tab bar 加上 action button,比如:發(fā)布內容、新建文章等。但小程序原生 tab bar 目前不支持跳轉新頁面,只支持在當前打開頁面。而如果自己實現(xiàn) tab bar,性能會很差(切換 tab 時卡頓、頁面閃爍)。 有種做法,依然用原生 tab bar,但把 icon 素材做成 action button 的樣式,然后在當前打開頁面,列出一些選項讓用戶選擇,再進入子頁面。 比如可以參考「美篇」的開始創(chuàng)作,先讓用戶選擇文字、圖片、視頻,然后再進入文章編輯的子頁面。
自定義導航欄例如「知乎熱榜」小程序,搜索框在導航欄。 怎么做到的? 其實是微信版本 6.6.0 后支持的特性,navigationStyle 可以設置為 custom,設置后頂欄就消失了,頁面會自動頂到最頂部。所以「知乎熱榜」那個搜索欄不是屬于頂欄,而是屬于頁面內容,這下就好理解了。 ???? 官方文檔: 全局配置 – window
Webview小程序中可以使用 webview 組件,直接把 mobile web 套到小程序里,比如「多抓魚」就是以 webview 為主的。 好處:
壞處:
其它雜七雜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