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運營應該是做事和思維最靈活的一撥人,為了達到目的,任何無節操和秀下限的事都做得出來。這里指的是一種不被產品邏輯所束縛的思維方式,并非一定要做出什么讓人惡心或有爭議的事情。
2、剛接手一個產品,最重要的是快速找到核心問題,下猛藥,看效果。公司和老大給你的時間有限,你需要快速證明自己;同時也需要印證自己的運營套路是可行的,這樣才能快速復制。所以,忘掉那些繁雜的數據分析和用戶調研吧,在多個運營方向中,找出一個有代表性的事情去做好;在多個實現路徑中,找出一個可以快速見效的方法去嘗試。
3、運營為先。如果希望啟動一個新功能或模式,應該先由運營去做小范圍的嘗試,來印證想法是否可行,再指導產品設計。最好的狀況是,運營有能力預判和保證產品優化的效果,去驅動和主導產品,上線后的效果是可控的,運營才會游刃有余。如果反過來,運營就不能將自己貼近用戶需求的優勢發揮出來,成為產品功能的服務方。如果產品的方向是成功的,運營做好就被認為是理所應當,功勞還是產品的;如果產品的方向是錯誤的,運營就要收拾爛攤子,非常被動。
4、并非要等產品調整后才開始運營。產品永遠是不完善的,數據永遠是不細致的,運營的工作誰都不能等,尤其是用戶運營。在最初階段不一定非要有產品做載體,用戶管理體系甚至激勵手段都可以通過虛擬的方式來解決,自己做的不好別怪產品。
5、要做好時間管理。首先要承認用戶運營是一件苦差事,很耗時間很累。用戶找到你,就要盡快回復,還要傾注感情去打動他們,同時還要處理很多瑣事,所以時間都已經被打散了。這就更要做好時間管理,按照自己每天的目標和優先級去做事,對于不重要的事情一定要敢拖敢放,這樣才能保證進度。
6、做出有標志性和受人矚目的事件。用戶運營很容易做成一個基礎性的維護工作,或許你能將用戶管理的很好,但從產品整體表現效果來看,你的工作是碌碌無為的。既不能讓團隊成員和上級認可你,也不能讓所有用戶感知到這個產品的牛逼之處。所以一定要做出有標志性和受人矚目的事件,這樣的事件往往是有傳播的點,容易讓用戶通過關注這個事件從而記住這個產品。
7、好的用戶運營絕對是稀缺資源,目前互聯網業內對此類人才肯定是供不應求,實在找不到合適的,才會去試圖培養新人。而新人又往往容易把這件事做成打雜的,另外,帶這個新人的人也不一定懂用戶運營,所以就是惡性循環了。只要能把這條路趟出來,無論是PC產品還是APP,都是需要這類人才的。
韓敘,微信公眾號:運營狗工作日記,貓眼電影產品運營專家,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在從業的近10年里,專注互聯網運營領域,包括產品運營、用戶運營、社區運營和UGC運營。創業時經歷了0到1的艱辛,在百度時規劃了海量用戶的玩法。
原創文章,作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iyunying.org/yunying/cpyy/36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