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幾年互聯網及智能手機的普及,音樂產品早已不是簡單的音樂播放器,人們使用音樂產品享受音樂的時間大大增加。而在眾多互聯網音樂產品中, 網易云音樂憑借快速的用戶增長與極佳的口碑逐漸占得一席之地,而其中運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以一個運營小白的身份試著看看云音樂是如何運營的:
一、 內容的生產
PGC:
首先,作為一款內容型產品, 運營的重點便在于是否有不斷的高質量內容能滿足用戶的需求,使用戶愿意在你這里消費內容?!?/span>
? 曲庫
對于線上的音樂產品來說,曲庫無疑是音樂平臺最重要的內容,但同時也是最底層、最基礎的內容,將直接決定是否能滿足用戶想聽哪一首歌的需求。
目前,網易云音樂已擁有環球音樂、華納、索尼、杰威爾、福茂、華誼、英皇等多家唱片公司的音樂版權。在2015年10月,云音樂也與QQ音樂授權合作,獲得150萬首音樂版權。
? 視頻
除了曲庫資源、歌曲MV、 國內外排行榜的收錄之外,由網易云音樂獨家自制的欄目《音樂后現場》、《超級面對面》、《網易明星會客室》以及近期出現的獨家自制音樂節目《阿拉燈神丁》及由官方出品的電臺節目同樣也成為PGC的重要組成部分。
? 官方小編的專欄文章
專欄每天都會出現在首頁上,類似于公眾號推送的形式,包括《每周熱評》及《探索頻道》兩類。
以探索頻道為例,從2013年9月開始,文章更新周期保持為每周一次,內容主題多樣。
體育:
美食:
電影:
但在每篇專欄文章中小編都會分享幾首歌,回到音樂的主題上。恰恰體現"音樂發現與分享"的產品理念,文章也獲得了很高的閱讀與點贊。文字大多幽默詼諧,甚至小編 還會評論自己的專欄,還會在評論區與用戶互動。
利用用戶閱讀專欄文章,實際上是一種延長用戶使用時間的手段。同時我認為,無論是為了促成用戶交流或是分享,產品為用戶帶來“快樂”的價值會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UGC:
? 歌單
用戶可根據自己的喜好創建歌單,自己設置歌單封面,標簽,簡介并對所有用戶可見。并且用戶可隨時編輯歌單,包括歌曲的增加或刪除,提供了一種相當自由,便捷的用戶內容生產方式。
那到底什么是歌單呢?我初步理解為: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符合某個主題的歌曲集合。歌單有些類似于以往說過的歌曲標簽,一首歌能同時擁有很多的標簽,一個標簽也能同時收錄多首歌。
但是我們會發現,采用歌單的內容組織形式讓歌曲選擇具有更大的可能性。比如包含<晴天>這首歌的歌單可以是<有沒有一首歌 讓你瞬間熱淚盈眶>,也可以是<這些充滿強烈畫面感的音樂>、<年度最受歡迎個性推薦歌曲>等等。
歌單可以讓用戶自己選擇封面圖,并寫上歌單介紹,一張文藝的圖在吸引文藝青年時起到很大作用,而這又恰好與云音樂用戶中占比最大的–學生及白領群體的特征相吻合。
(以下為兩個用戶創建的歌單 能看到歌單收藏數與分享數)
相對于給歌曲貼上標簽,創建歌單更加注重創造者,高的收藏數與分享數使歌單創建者獲得滿足感,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用戶渴望自我實現和被尊重的需求。同時也不斷激勵每個用戶創建自己的歌單,增強云音樂UGC的豐富性。
每個用戶都可以創建自己的歌單,并進行站內分享。也可分享至綁定的社交賬號(微博 人人),提供了流量導入,品牌喚醒的可能性。
? 電臺
用戶可申請成立自己的電臺,經過認證通過后就能發布自己的電臺節目,對所有用戶可見。
? 評論
不單單只對歌曲可以評論、電臺節目、專欄文章 、MV等所有內容用戶都可以評論。在pc端,評論就在歌曲播放界面的下方,用戶可以一邊聽歌一邊看評論。移動端會在播放界面會顯示評論數,用戶點擊就能觀看歌曲評論。
音樂跟圖書,電影一樣,種類繁多,數量龐大。但其實,音樂比電影具有更大的主觀性,你覺得一首歌好聽可能其他人并不覺得,但看見陌生人同樣也在跟你聽同一首歌,通過評論也表達出對你愛聽的音樂的喜愛時,我相信你一定是感動的。而且,與電影一樣,享受音樂也是感情抒發的一種方式。網易云音樂的評論功能正是抓住用戶渴望抒發情感,找到知己的情感需求。
云音樂的用戶評論馬上就可以呈現,不需審核。這種“無為而治”在產品早期降低了用戶參與的門檻也促使評論快速增長(這點已經被競爭對手們效仿了)。點贊的功能不僅使優秀評論置頂呈現,也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用戶渴望被認可,被“感同身受”的需求,也同時滿足了一點點的虛榮心理。同時也增加了用戶交流的可能性?!?/span>
關于很多有趣或溫馨的歌曲評論在知乎上有非常多,這里就不舉例了...(截止目前 網易云音樂用戶自主創建的歌單6400多萬個,累計產生1.2億條樂評和2億次的音樂分享)
二、 社區的打造
網易云音樂的特點在于它不僅僅是一款內容型產品,而更像是一款社區+內容型的產品。
什么是社區?擁有共同愛好的一群人在一起交流便是社區,社區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想是氛圍的營造和建立,好的社區氛圍應該是能凝聚用戶,打動用戶的。(知乎早期邀請到的高質量,高水準的回答為知乎塑造了尊重知識與理性分析的社區氛圍)
其實上面講到的歌單,專題欄目,都可以看作是別人欣賞完這些音樂加以整理之后結合編輯推薦,個性化推薦的方式推薦給用戶的。從而,讓你有更大的機會去發現好音樂,慢慢積累,形成一個“分享與發現好音樂”的氛圍。
? 動態
就像微信發朋友圈一樣,用戶登錄后可以在站內發布動態,分享自己喜歡的音樂的同時,可以添加圖片(包括gif 最多四張)添加文字,還可以@某人, 再次營造“分享與發現好音樂”的氛圍。
? 話題
話題更像活動運營,每天展示在用戶的產品首頁上?;顒幽康钠鋵崗氖醉撋系奈陌妇湍芰私?,易于了解用戶就有參與的可能性。
小編發起一個話題 ,用戶點擊“立即參與”就能參加,參加活動便產生一條動態,參與話題沒有門檻,自己想說什么就說什么。所有的話題沒有截止時間,用戶隨時可以參加,這一個個的活動其實就是增大用戶留下內容的可能性,給一個地方讓用戶自己玩。而當你的動態被贊或者有人評論時,便給用戶制造了一次驚喜,看看誰贊了你,她/他的動態是怎樣的,她喜歡什么歌,沒準覺得不錯關注下或者發個私信,聊聊天,用戶的聯系和交流便增強了。
三、 口碑
“產品對于用戶的感染力、產品理念、產品迅速改進優化的速度和能力,你在其他方面給這群用戶創造的價值(例如總是送給用戶一些意外之喜)等。是這一系列事情支撐起了早期產品的口碑。”
上面說到的所有的功能點或者是運營的一些方案都是競品可以模仿的,但是口碑不能,而產品所塑造的好口碑是最好的宣傳方式。
先上一張自己的經歷:
(我也真的收到了壓縮包)
所以當時我就發了一條朋友圈,說我能在一款產品上跟開發人員聊天。(在知乎上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
除此之外,不管是編寫專欄內容的小編,還是負責產品的Android開發組,PC開發組,負責福利商品銷售的云音樂福利,包括非常多的作詞人,歌手都已入駐云音樂。跟所有的用戶一樣,他們都有自己的主頁,自己喜歡的音樂以及聽歌排行。
甚至你會發現歌手的歌曲評論:
你關注的歌手出新專輯或新單曲,會給你發私信。
總結:
1.在保證曲庫 MV資源的多而全之后,網易云音樂通過自制的采訪又制造了只屬于自己的PGC內容(《超級面對面》等欄目),通過定期持續的話題,專欄內容的發布,不斷地為用戶制造話題,做到最大的用戶留存可能性。
2.另一方面,通過歌單,評論等UGC內容,打造一個可以抒發情感,相互交流的音樂社區氛圍,讓用戶自己玩起來,并采用社交的方式為用戶在站內建立連接創造條件。
3.用心體貼的服務為用戶制造驚喜,營造口碑。
作者:王友彥,微信:wangYY34,一個還在找實習的準大四生
本文為作者原創投稿鳥哥筆記,轉載請注明來源并附帶作者信息。
https://www.iyunying.org/yunying/cpyy/71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