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真实露脸自拍10p,成人国产精品秘?久久久按摩,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不卡,成人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

幫助

案例復盤| 從0到萬人社群,我的實操方法論

2019-12-30 18:03 運營文檔
干貨滿滿!

本文是一篇復盤文。主要對之前負責的一個社群項目進行梳理復盤,如何利用半年時間打造萬人社群,營收近千萬。

一、我們為什么要做社群

1、公司介紹

簡單來說,公司的主營業務是某高端騎行運動類目下的品牌國內總代。負責XX品牌在國內的品牌推廣與銷售。

公司當時有穩定的淘寶銷量。

2、公司為什么考慮做社群

2.1 避免用戶流失,加強用戶關系

無論多大規模、多少流量的店鋪,始終是在別人的地盤,我想所有的天貓/淘寶店老板都有焦慮。而搭建社群,可以把用戶沉淀,由弱關系轉變為強關系,大大降低用戶流失率。

 2.2 提高復購頻次

通過社群,可以給用戶打上標簽,分層運營,有效的提高復購頻次,提升客單價。

 2.3 利用社群提升品牌影響力

基于行業的特殊性,我們需要與全國各地的KOL\KOC進行溝通交流,利用他們的能量進行品牌推廣與產品銷售,而社群則是非常好的媒介。

 2.4 我們的產品適合做社群

我們的用戶,是屬于騎行運動類目里的發燒友群體,非常精準、細分;我們的產品有著高頻上新、高復購、高毛利等特點;高端騎行運動類目具備良好的內容傳播性,比如我們有非常多國外先進的騎行經驗分享等。

綜合以上內容,我們的產品非常適合搭建社群,通過社群進行延展服務。

二、我們要做什么類型的社群

1、建立什么類型的社群

最開始我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把用戶沉淀下來,增加粘性,增加銷量。

我們并沒有打算做一些非常專業化的社群,而且準備輕松一些、活躍一些的銷售型社群。

我們最初對社群的規劃非常簡單,僅僅分為核心群與普通群。

1.1 普通群

普通社群的主要目的為:聚集騎行愛好者、淘寶用戶流量沉淀、核心用戶的培育、銷售轉化等。

起初,我們的分類很粗獷,后來我們發現,我們的業務是需要打通線下的,我們的用戶是有線下交流切磋需求的。于是我們開始做起來地方類社群。例如:華東群、華南群、東北地區群等等。

通過運營地方群,后期我們有效的舉辦了非常多的線下賽事,增強了用戶粘性,對品牌推廣、銷售轉化作用非常大。

1.2 核心群

核心群,顧名思義就是社群的核心人員群。

對于高價值用戶,品牌認同度高的用戶,活躍且配合度高的用戶,我們單獨拎出來組成核心群,優先服務和運營。

2、給社群定一個小目標

最開始做社群的時候,我心里也沒底。不知道能不能做得起來,不知道能做到什么規模。慶幸老板并沒有給我太大壓力,只是讓我放手去干。

但是我在最開始的時候,還是給自己及團隊定了一些小目標。

-搭建10個400人群以上的社群規模

-發展沉淀出50個地方KOC

-不虧損

-培育一個對我們忠實的用戶群體

三、如何搭建有序、活躍的社群

1、定好群規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社群如果沒有制定群規,那么肯定活不下去。

群規一方面讓社群更加規范,讓群主在管理上有理有據,另一方面還能有效剔除一些無效用戶,畢竟不遵守規則的人肯定對社群只有負作用。

而且群規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營造一種入群的儀式感。

那么一個完整的群規包含哪些內容呢?

一般包含兩方面:一是社群介紹,二是社群具體規則。

社群介紹主要是讓初次進群的人不會一臉懵,主要介紹包括:我們是誰;加入本群對你有何好處。

而具體群規則是為了告知,留在本群需要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主要包括:引導修改群名片;說明禁止事宜。

 2、社群組織架構

社群運營其實是很重的工作,尤其是當社群規模越來越大的時候。那么如何保證每個群都正常運行,有效活躍,產出價值呢?需要搭建社群的組織架構。

從公司層面看,分為總群主、群主、管理員。 

總群主負責社群的整體運營,對社群整體數據負責,包括社群活躍、增長、轉化率等。

群主負責單個群的運營管理,相當于每個群的老大。平均一個全職社群運營可以負責5-10個群。

管理員每個群1-3人,根據群人數來確定。主要負責群管理,邀請人或者踢出違規的人;群內話題引導;發布群內活動信息,活動進程跟進等;銷售轉化及引導,用戶答疑等工作。

而從社群成員的角度看,一般就是群主+管理員的構成,總群主則接觸不到。

 3、社群的輸出

要保證社群的活躍,穩定的內容輸出是必不可少的。穩定的內容,就是社群保持活躍的最好觸媒。

經過不斷的調整優化,我們將非常多的資源整合活動作為社群的內容輸出,提升社群成員的參與感

我們將活動分為固定活動和非固定活動。 

固定活動包括:國外著名車手介紹、視頻分享、新品嘗鮮、邀請有獎等,通過持續的活動活躍社群氛圍,培養用戶分享、邀請的習慣。

非固定活動包括一些線下騎行活動、賽事等,通過線下賽事活動等,提高用戶活躍和粘性。

四、社群的發展過程

1、準備階段

養號。買幾部手機,申請幾個微信,按照正常的用戶使用習慣養號一個月。

2、線下活動

我們社群的起步,是從線下賽事活動開始的。

因為業務的獨特性,我們通過贊助參與線下賽事活動,開始邀請社群的第一批種子用戶。

為什么要采用這種重模式呢?主要還是為了精準。在賽事活動現場,遇見的用戶,加入的好友肯定都是精準粉,否則人家也不會跑去湊這個熱鬧。

我們參與了10場線下賽事,平均每場活動拉粉100人,活動成本在1萬元左右一場,拉新成本在100元/人。

其實這樣算不太正確,畢竟我們在活動現場還有非常多的品牌營銷推廣的活動,這些費用很大一部分應該算作市場費用。但是沒關系,這里我們不做過多計較。因為后面我們通過線上活動,有效的將拉新成本降下來。

通過參與賽事,我們搭建了10個群,每個群100人左右。這就是我們的第一批種子用戶,而且是非常精準的用戶。

3、電商沉淀

除了線下活動外,我們還持續將電商用戶進行沉淀。

主要采用了2種方式。

第一種,短信引流。

通過不斷優化短信文案,我們最終將轉化率穩定在8%左右。(即發100條信息,可以加微信好友8人)

短信成本0.05元/條,返利紅包平均1.5元,獲客成本在2.1元/人。

第二種,采用包裹卡片引流。

發貨后,通過包裹中的小卡片進行引流。

包裹卡片的引流轉化率,我們最高最高過15%,后來穩定在10%左右。

卡片成本0.1元/張,返利紅包平均1.5元,獲客成本在2.5元/人。

我們總結出高轉化率的包裹卡片需要注意幾個點。

-材質不能太差,要和產品放在一起,避免被無視,要可以吸引用戶拿起來看看;

-利益點明確,最好一句話就能講明白,加我微信有什么好處;

-卡片名稱、二維碼頭像、掃碼后的微信頭像要統一,能夠打消用戶顧慮,更容易建立信任。

4、活動裂變

當有了一定的種子用戶后,利用活動來進行裂變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我們當時也使用非常多的玩法。

-邀請X人給好禮

-拼團活動

-朋友圈秀車技點贊活動

-拉人進群得優惠

無論哪一種玩法,最靠譜的做法就是先在一個群內試驗,當把流程跑通,各項數據相對穩定后,再復制到其他群。

5、電話引流

針對高價值用戶,我們一般讓客服直接電話溝通(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內容)。

如何定義高價值用戶呢,還是通過下單頻率和客單價來確定的。

這部分用戶是非常難得,因此通過客服直接電話回訪,溝通情感,把他們邀請到核心群內。

五、總結

在這里把這個復盤案例做一個總結。

1、初期根據業務形態、產品屬性,選擇建立社群大方向即可;等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在根據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優化。

2、以內容和服務為主,驅動社群持續成長與活躍。

雖然我們是為了銷售轉化而搭建的社群,但是依然要靠內容和服務驅動。天天在群內發廣告、發鏈接、發優惠券,并不是最優解,而通過內容與服務,拉進與用戶的距離,喚醒用戶需求,達成自然轉化才是長久之計。

3、無論是拉新還是促活,一定要重點關注數據,利用數據來指導運營。這個就不多說了,大家都知道,關鍵是夠不夠重視,能不能執行到位。

4、社群同樣需要分層運營。核心用戶、高價值用戶單獨重點照顧,同時需要培養各個群的核心成員,這些核心成員在管理社群的過程中會產生非常大的能量。


相關推薦

QQ在線咨詢
AI智能客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