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能帶來的三個重要回報:
1.培養優于常人的邏輯思維能力;
2.培養制造情感共鳴的能力,提高情商;
3.幫助建立個人品牌,并源源不斷輸出價值觀。
演講的本質是輸出
演講最重要的知識是“表達型知識”,建議找個筆記本或手機來收集平時聽到的金句、段子、比方等;
日常做好足夠的信息積累和存儲,才能有效的輸出。
提高演講效率的6招
– 口語化
口語化能讓聽的人快速理解;演講口語化要先講一遍,把口語記錄下來,再整理成演講稿。
– 舍得做減法
把演講內容的所有要點認真列出來:先刪掉三分之一,再把剩下的內容刪掉一半。
– 控制好語速
訣竅:心里不要想著是對對面的人說說話,而是對著20米之外的人喊話。
– 提供可視化的信息
人類的視覺接收信息效率比語言快6倍以上;能用圖示說清楚就不要說。
– 生動化
就是要善用比方;每一個論點都要引發聽眾腦子里的一個畫面,這是生動的唯一檢驗標準。
– 演講內容結構化
把信息解構成幾個模塊之后,信息之間產生了邏輯性,對方會更清晰的接收信息。
判斷演講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是,有沒有通過演講達成你要的結果。
建立自己的提問清單,回答自己三個問題:
– WHY?我為什么要做這個演講?
意識到演講最常見的目的有六種:告知、說服、激勵、娛樂、傳播、教育;難度從低到高。
– WHO?聽眾是誰?聽眾關心什么?聽眾要什么?
提取出聽眾人群最大公約數,做出人群畫像;這樣才能在演講中,用他們熟悉的語言模式、詞匯、事物,激發他們的共鳴。如何做出人群畫像:年齡段、教育背景、生活習慣、興趣愛好、價值觀、信仰,關注點等。
– WHAT?我希望通過這個演講,能讓聽眾做什么?
目標足夠清晰,聽眾聽完演講可以立即行動起來。
在目標設置上,千萬別想著“一魚兩吃”,一旦目標超過一個,等于沒有目標。這里面有個立等可用的演講技巧,就是把你的演講目標提煉為一句話,反復使用。
演講結構的本質是三個關鍵詞:關鍵內容、提煉對象、排列組合。
有四個簡單好記又經典實用的結構:黃金圈法則結構、PREP結構、時間軸結構、金字塔結構。
黃金圈法則結構
黃金圈法則指的是三個套在一起的圈,最里面一圈是WHY,中間是HOW,最外圈是WHAT。
最早由TED演講者Simon·Sneck提出:在和人們溝通時,通過Why-How-What,即從內圈到外圈的結構順序,向人們闡述你從事某項事業的動機(愿景)-方法-具體特征,能夠更容易激發人們的熱情。
黃金圈法則適合用來做一個介紹產品或項目的演講。
PREP結構
就是總分總結構,四個字母分別是:Point(觀點)、Reason(理由)、Example(案例)、Point(觀點)。
PREP結構的關鍵是上來就要拋出觀點,后面的理由建議有兩個,案例部分最好講自己的經歷或故事,會更有說服力,最后再重復和強調你的觀點。
時間軸結構
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這個結構是按著時間軸來陳述,可以講事實、談想法,關鍵是跟著時間軸來。
時間的前后關系是一種強邏輯關系,結構的意義在于,通過時間線索,可以將不同的事物或故事聯系起來,并賦予清晰的邏輯。
金字塔結構
就是“問題-原因-對策-結果”結構模型;在公司會議、報告、發言上比較實用。
三個詞培養故事思維
– 收集者
要講好故事,心理要有故事;善于收集故事,心態和習慣大于技巧,需要日積月累的主動意識。
– 開放心態
有時候自嘲會增加魅力。
– 多維視角
看待問題要有多個維度。
情節設計的“U型公式”
一個好故事有三個關鍵要素:
– 簡單而清晰的背景
演講中的故事發生在什么時刻要言簡意賅的交代清楚。
– 人物和互動
故事里要有人物,除了我以外,還有其它角色,互動構成了故事的情節;建議只設置一個人物。
– 情節曲折
曲折的情節容易產生一種強烈的場景感;設置曲折的情節可以參考編劇學里的U形公式:
正常狀態–遭遇曲折–跌倒谷底–奮起逆襲–重獲精彩
準備你的百搭故事
百搭故事就是無論面對什么樣的人群,都能喚起共鳴。
設計自己的百搭段子:故事要有笑點、淚點或者痛點,有一點通常就很難得,三點具備,想不成功都難。
緊張是人的應激反應
緊張是每個演講的人都會遇到的;緊張是我們在面臨危險時自動啟動的一種應激反應。
克服緊張的關鍵不在于解除生理問題,而在于解除對危險的感知。
演講場景中讓你感到危險的有三部分: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觀眾,自己演講的內容。
提前熟悉場地、觀眾和內容
– 解除環境的不確定因素
提前到場,熟悉環境,感受在臺上的感覺;了解舞臺、聽眾、嘉賓位置,檢查硬件設備,播放效果等;
– 解除人的不確定因素
解決面對陌生人的緊張感:一是做好聽眾人群特征的分析工作;二是設置積極的自我心理暗示,比如臺下坐的都是自己的哥們、朋友、鄰居或親人;
– 解除內容的不確定
更好地把握演講內容的兩個方法:一是口語化,先口述,通過錄音形成文字稿,根據文字稿不斷練習,練習中不斷修改迭代;二是采取視覺化方式,強化記憶。
克服緊張的8個小竅門
提前30分鐘到場,熟悉環境、場地、設備、流程;
和現場觀眾聊天,了解他們是誰,從哪里來,有什么期待;
與親朋好友通個電話,聊聊今天演講這件事;
進入“對話模式”,別一個人藏在角落里悶頭看PPT、背稿;
上臺前可以喝一杯紅酒,生理放松,消除應激機制;
提前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在腦海中預演整個演講;
準備演講過程中,至少完成一次錄音或錄像;
有條件的話,提前到現場預講一遍并錄像。
緊張和興奮就是硬幣的兩面,對于有經驗的演講者會適當保留一點不確定感,會讓你在講臺上更興奮和投入。
如何開場
一個好的開場可以幫助演講者解決四個問題:獲取聽眾的注意力;解除聽眾的對抗性;建立和聽眾的友善聯結;引導聽眾入戲。常用的開場套路有:
– 引用權威資料
會讓開場具有一定儀式感,引用的素材比如最新調查數據、熱門的消息、名人名言等。
– 用時間軸做陳述和回顧
用一個簡略的時間軸陳述,在一層一層時間線的鋪墊下,開頭會具有強大的沖擊性。
– 講故事
一個能作為開頭的好故事有幾個特點:不同太長;能激起觀眾共鳴;跟演講目標有高度關聯性。
– 提問
設計一個好的開場提問有兩點:一是為聽眾設置一個角色,讓他代入其中;二是讓聽眾代入得場景中做一個有意義的選擇,并且最好是二選一的簡單選擇。
避免三種情況把開場搞砸:
– 前戲太長,開場絕對不能超過演講的20%;
– 細節太多、過于瑣碎;
– 調起高了。
如何收尾
– 重復
可以使用高密度的排比句來強調你的觀點,重申你的核心信息、價值主張;
還可以選擇一個金句,在前面的演講中多次出現,結尾時,再說出來或請聽眾說出來。
– 積極召喚,就是鼓勵大家即刻行動
需要注意這個召喚內容必須是可以快速且便利實施的。
– 送出“禮物”
一句忠告,一個笑話,一個故事或一個出人意料的金句都是演講結束時最好的禮物。
幽默的奇效
幽默可以搞定演講中一直要面對并需要搞定的挑戰:注意力漂移、認知負擔、情感不同步。
演講中制造幽默可圍繞兩個原則:一是讓聽眾產生幽默感,比如自黑,二是制造邏輯的意外。
自嘲、雙關、一本正經胡說八道
如何成為幽默的演講者,有幾個技巧:
– 自嘲
可以在演講中找一個自己無傷大雅的缺點來當梗用,但注意不要誤傷到在場的其他人。
– 一語雙關
– 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日常如何訓練幽默
– 攢庫存
平常多留意好笑、好玩、幽默的素材,收藏起來,反復琢磨。
– 多測試
記住了段子,還得練習多講。同樣的笑話素材把握得好是幽默,把握不好是尷尬。
– 多設想可能遇到的場景,來訓練隨機應變
隨機應變主要看大腦的運算能力和知識結構,但有個竅門就是:隨時準備好自己的百搭段子。
精彩幻燈片的4種套路
– 開門三件事
做幻燈片前必須完成演講的三個準備環節:確定演講目標;提煉核心內容;確定演講結構。
– 圖像化設計原理
凡是復雜的、抽象的都轉化成圖像。
– 奧卡姆剃刀原理
“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幻燈片上的每句話每張圖都要有存在的意義。五個設計原則:
一頁幻燈片只講一個知識點;
一頁幻燈片不超過30個字;
一頁幻燈片不超過3行;
一頁幻燈片講到2-3分鐘;
一分鐘內翻看的幻燈片不超過一頁。
– 無審美,不成片
要建立幻燈片的審美,可以從模仿高手的幻燈片開始;幾個幻燈片的審美技巧:
– 黃金分割
應用黃金分割比例,將幻燈片的長寬比設置為16:9;
– 會留白
留白可以帶領用戶的眼睛去看你想讓他看的內容;
– 勤對齊
多張并排圖片的邊緣要對齊(如果都有人像,人像的頭部大小應該相同,眼睛高度要一致);文字模塊的邊緣要對齊;文字和圖片的邊緣要對齊;內容居中放置也是一種對齊。
– 顏色
顏色選擇盡量簡潔利落;先確定主色調,然后在主色調基礎上配合不超過兩個副色;如果一定要兩個副色,則:一個要與主色調同一色系,區別在于深淺不同或灰度不同,另一個副色是主色調的對比色。
通常背景色為主色調,圖片選擇時盡量接近主色調;文字顏色普通內容為副色,強調內容用對比色。
– 字體
推薦的是方正超粗黑簡體和方正清刻本悅宋簡體;使用時注意字體版權。
– 圖片選擇
圖片風格要統一;用于背景或主要圖片的不要低于1024?768,盡可能選擇1920?1080以上。
另外演講時要提前測試翻頁器,提示器等設備;多次練習演講內容,背熟并和幻燈片翻頁一一對應。
舞臺呈現的核心是“給予”
先考慮目的,想要拿下觀眾,你需要解決他們什么問題。
偶像效應的核心邏輯是“給予和被給予”。
舞臺呈現四要素
– 給出自己的合適扮相
讓自己的扮相盡量有親和力;著裝簡潔、有質感,不多于兩個顏色。
– 給出自己的炯炯有神的眼神
把觀眾席分割成數個區域,眼神要在每個區域都有停留,要在演講過程中巡視從而覆蓋全場。
– 給出自己的節奏
每分鐘180-220字的語速是讓人感到舒適的區域。演講重點結束后最好停頓片刻,給聽眾留出時間消化關鍵信息、重要的提醒,有兩個技巧:每一次連續表達要意思完整;充分發揮標點符號的作用,譬如逗號停頓半秒,句號停頓一秒,給用戶留白。
– 給出開放式的身體語言
面對觀眾,做到了開放,就做到了真誠;
– 站姿
身體必須站直,雙腳與肩同寬,體重平均分配在兩條腿上。舞臺上身體移動時,臉對著觀眾席,保持眼神接觸,不要看地板或看兩邊。表情開放主要是放松+微笑。
– 手勢
手勢的關鍵是要打開,要擴大自己身體語言影響半徑,要各種V形手勢。如果緊張,可以考慮手握話筒或翻頁器或臺卡等;但還是要盡可能解放雙手。
什么是演講風格
演講風格就是演講表現出來的特點,通常有幾種分類:談話型演講風格;激昂型演講風格;嚴謹型演講風格;絢麗型演講風格;幽默型演講風格;柔和型演講風格。
一個人的演講風格由幾個元素構成:設計演講結構的套路,組織內容的習慣,講故事的方式,或奔放或含蓄的舞臺呈現。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就構成了你的演講風格。
人人能找到自己的演講風格
把握三點,通過不斷地練習和演講實踐,形成自己的演講風格。
– 揚長避短
一個好的演講者一定要對自己有足夠的了解,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用長板和優勢去彌補其它地方的不足。
演講中常見的短板的規避方法:
– 對于邏輯感差又比較啰嗦話多的,可以多用固定套路或框架結構幫助自己不要跑偏;
– 對于理工男型,不善表演,感染力差的,可以多用視覺道具,精彩短視頻,精致幻燈片等幫助自己吸引聽眾注意力;
– 如果自認為顏值不夠高,最簡單的方式是通過服裝造型給自己加分;建議穿正裝;
– 如果覺得自己經歷平淡,可以收集一些偉人、杰出人物的精彩故事來給自己加分。
– 傳達清晰的價值觀
演講的核心是內容,演講的目標就是價值觀的表達。每個演講中都要認真準備并積極傳達你的價值觀。
– 永遠保持真誠
當你沒有找到自己獨特的演講風格時,至少可以做到真誠;除了眼神、誠懇的語氣、身體語言外,真誠還來自你真實的故事,真實的演講目標,真實的價值觀。
想成為一名真正的演講高手,就必須終身訓練和保持懷疑精神、不斷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