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思路一:科普百科說明類文章
1.【確定關鍵詞】先確定核心關鍵詞、長尾關鍵詞,找到1篇或若干篇相關文章;
2.【確定邏輯結構】規劃好文章結構,可以采用類似維基百科的組織方式,從歷史、現狀、組成結構、發展趨勢等等說明性的不同緯度組織寫作順序。
也可以根據手上資料的具體情況采用其他邏輯順序如并列、遞進等確定結構,然后擬出各部分的小標題;
3.【內容創作】數據和單位不能改動之外,其他部分可用縮寫、擴寫、換詞等方式進行改動。像步驟說明這樣段落,可以先自己把步驟間的邏輯順序理解清楚,然后在不改變原意的情況下,對原有步驟進行適當的合并和拆分。
4.【資料引用】可以在文章當中穿插來源于不同文章的背景資料,文章的內容也不用局限于主題相關的內容,如:寫某種植物的種植方法,可以在文中少量穿插該植物的文化寓意、營養功效、歷史背景、趣聞等其他內容。
5.科普百科類偏說明文,下面是常用的文章結構和寫作方法,供參考:
(1)結構:
總分式(總-分;總-分-總;分-總)
并列式(一個主題的多個并列方面)
對照式(正反兩個方面來說明)
遞進式(①現象——本質;②特點——用途;③原因——結果;④整體——部分;⑤主要——次要;⑥概括——具體。)
?。?)寫作方法:
列數字(找到與文章相關的數據,在合適的地方加以引用)
分類別(一類一類地說明)
作比較(國內外對比、國內對比、地區對比……)
引用說明(名人說的話、古詩詞、典故……)
畫圖表(通過圖表來進行相關數據說明和分析)
作詮釋(解釋要說明的對象)
舉例子(可適當舉例)
打比方(可適當通過比喻的形式來表達說明)
6.下定義(有需要的地方,可采用,這個一般比較正式)
原創寫作2 原創思路二:新聞資訊類文章
步驟如下:
1.【查找素材】:
?。?)找到適合改寫的新聞資訊文章;
?。?)通讀全文,了解大致事件背景、事件過程、事件影響等,在頭腦中形成初步印象;
2.【確定邏輯】:
(1)根據自己的思路確定一套與原文不同的邏輯順序;
?。?)將原文當中的基本要素進行重新組合,可先將開頭寫出,然后列出小標題,通過小標題可以標記出你大致的表達順序,再逐一補充剩余部分;
【新聞資訊常見邏輯順序】:
?。?)時間順序;
?。?)邏輯順序(并列或者遞進等);
?。?)倒金字塔式(先把最重要的信息表述出來,在逐一表述次要信息,最后補充背景)。
【邏輯順序運用參考】:
因此,在改寫時,可以:
?。?)將原本按時間順序記敘的事件,按倒金字塔的結構去重新組合(比如把原文中靠后表述的部分提前,事件影響和重要數據放在開頭);
?。?)原本按邏輯順序寫作的文章則可以按時間順序來重寫;
(3)或將正敘文章改為倒敘、插敘等。
3.【根據邏輯創作】:根據邏輯創作內容。
注意:不要生硬拼湊多篇文章,如果在同一主題下有多篇文章,也要先確定文章結構,再提取各篇文章的基本要素,然后按新的邏輯順序去表述。
原創文章寫作小貼士
1.標題規范:
a.標題緊扣正文,字數控制在15字以內
b.標題的撰寫需要有新意,切合用戶角度,不能人云亦云。
c.標題中不能出現特殊符文,如加減乘除符號。
d.標題的撰寫盡量能與實效性及熱點詞匯想組合(如2016,洪荒之力,百科詞條除外)
e.核心關鍵詞靠前排列。
2.多閱讀、多收藏、多積累。建立自己的素材庫(excel表格很方便),網站類、數據類、事件類、評論類、觀點類……依照個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