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要拿出這條被稱為史上最悲催的曲線來說說——產品上線后30天后的用戶流失曲線,這條曲線向我們展示了吸引用戶和留住他們一個月之間巨大的難度差。
假如我們有1000個用戶訪問主頁,查看產品,那么接下來——
1.之中的20%進行了注冊
2.在這些注冊用戶中,有80%完成了Onboarding(注冊后的過程)
3.同時注冊用戶中,有40%在注冊后的第二天訪問了網站
4.第二周后20%的注冊用戶的還會回來訪問網站
5.一個月后人數只剩下10%
6.到了最后你會發現,只有20個用戶(1000個用戶中只有20個)成為了日常活躍用戶(DAUs,Daily Active Users)
這樣的數據并不是個案,在互聯網的世界每天都在發生,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月內數據產生了非常大的下跌,當然那些已經建立了強勢品牌或者通過高轉化率渠道獲取流量的產品會有相對好一些的數據表現,但總體上,每個運營經理/產品經理都會對他們的數據不太滿意,為什么?
那么造成用戶流失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產品經理和運營經理們經常會利用各種手段去調查用戶流失的原因,圖中總結的就是對于一般產品/網站來說造成用戶流失的原因。我們通過對提出的流失原因假設大概可以分類為四種:剛性流失、受挫流失、自然流失、市場環境流失,同時再結合用戶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特點與流失類型對照,提出不同時期流失原因。其中,我們發現在受挫流失中有一條叫做“網站用戶體驗差”的原因,它經常會被產品經理忽略,但其實卻往往成為了造成用戶流失的隱形殺手。
開發人員都知道,影響用戶訪問頁面的最大問題通常來自前端。前端的表現其實就是網站的表現。而我們建設網站的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為了讓目標人群來訪問嗎?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真正接觸用戶就是前端。
用戶體驗差直指網頁的性能問題
產品經理、運營經理們,你們網站的網頁性能怎么樣?
一般來說,性能很差的網頁響應速度非常緩慢,同時也會占用大量的CPU和內存,瀏覽起來常常有卡頓,頁面的動畫效果也不流暢。
那么用戶會有什么反應?不用多說,大多數用戶會關閉這個頁面,改為訪問其他網站,這就是上文提到的“網站用戶體驗差”是用戶流失的隱形殺手。無論是作為產品經理、運營經理還是開發者,肯定不愿意看到這種情況,那么怎樣才能提高性能呢?
從頁面的性能上看,我們往往可以采取這樣的手段來對前端進行優化:
但是對于運營人員來說,可能沒有太多的精力去對前端進行這樣的優化,并且優化只是手段,而能夠第一時間發現、定位前端性能問題,提高用戶訪問頁面的用戶體驗才能夠及時拯救用戶流失,避免問題擴大化。
原創文章,作者:鳥哥筆記,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s://www.iyunying.org/yunying/cpyy/38786.html